徐州背洞山楚王陵吕后八铢半两钱

徐州背洞山楚王陵吕后八铢半两钱  正面 徐州背洞山楚王陵吕后八铢半两钱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版别详情
朝代
西汉
重量
3.7g
穿宽
8.5mm
直径
27mm
钱币介绍
徐州背洞山楚王陵出土的吕后八铢半两钱具有以下特点西汉初期,刘邦允许民间私自铸币,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通货紧缩问题,但到吕后时期,出现了一些人生产不符合规范、分量不足的货币,导致市面上劣币驱逐良币,引发通货膨胀 。面文为 “半两”,字体笔划较秦半两平钱。圆形方孔,是中国古代铜钱的经典形制。重八铢(约 5.3 克左右),相对较重,因此被称为 “八铢半两”。其币值为青铜,钱体行制比较规整。吕后二年(前 186 年)开始铸造八铢半两钱,这是西汉统一铸行的钱币 。但由于八铢钱太重,不符合民间交易的需要,于是吕后在六年(公元前 182 年)废止八铢半两,改行五分半两钱 。八铢半两钱的发行是吕后为解决当时货币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初期的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它的出现和流通,对稳定当时的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为后续货币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从徐州背洞山楚王陵出土的八铢半两钱,为研究西汉初期的货币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当时的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通过对这些钱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铸币技术、货币流通情况以及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等。例如,通过分析钱币的铸造工艺,可以推断当时的铸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