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西汉半两小钱是西汉前期通行的圆形方孔铸币,基于圜钱(圆形圆孔钱)改造而成。西汉前期币制较乱,半两小钱的铸行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榆荚半两是在汉初财政困难、秦钱重而难用的背景下发行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较低水平的商品交换和购买力。但另一方面,民间私铸现象严重,导致钱币轻重和成色不一,造成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给民众带来不便。像八铢半两因价值过高不利于小额贸易,且被商人私熔改铸,影响了经济秩序。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铸币政策进行调整,反映了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如汉初允许民间私铸,使得权贵富商成为直接受益者,不利于中央对经济的掌控;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平定后,颁布“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的法令,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初步控制了铸币权;汉武帝时期进一步改革币制,最终在元狩五年(前118年)废罢半两钱,铸行五铢钱,加强了中央对货币铸造和发行的控制,进而巩固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