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肩空首布
钱币版别

平肩空首布 兑 正面 平肩空首布 兑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版别详情
朝代
先秦
版别特征
钱币介绍
先秦平肩空首布钱币,作为中国古代钱币的重要种类之一,具有独特的形制特征和历史背景。主要是在春秋至战国早期(公元前8-5世纪)主要为周王畿铸币,卫、宋等国亦有少量铸造。平肩:布币的两肩为平直状,这是其名称“平肩”的由来。弧足:布币下端呈圆弧状,称为“弧足”。空首:布币的顶端中空,称为“空首”,这是为了插柄而设计的,钱币学上称为“銎”。长銎:銎(装柄的部位)较长,且多有三角形或不规则穿孔。纹饰:四周有廓,面背多有纹饰,如三直纹等。大小分类:平肩空首布一般分大、中、小三型。大型布通长10厘米、足宽5厘米左右,重约35克;中型布通长8.5厘米、重15~20克左右;小型布通长7厘米、重13克左右。平肩空首布的钱面铭文多为单字,也有少数为二字或四字,内容多为记数、记干支及吉利语等,约有180种不同铭文。已发现的近万枚平肩弧足空首布中,钱文不同者共约200种。早期铸造的大型布文字规整,而晚期铸造的小型布则制作较粗糙。平肩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仿制农业生产工具青铜铲而来的铸币,主要行用于东周的王畿之地。随着周王室势力的衰弱和诸侯国的崛起,各诸侯国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平肩空首布作为周王畿的主要货币,也流通于周、郑、卫、宋等地。货币改革:据《国语·周语下》记载,东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周王室曾计划铸造大钱,即可能是指大型平肩空首布。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单穆公的反对,他认为货币的作用在于“权轻重”,而不是以实际金属重量而定。尽管如此,大型平肩空首布仍然得到了铸造和流通。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