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壹元宝
短头元背上梓小平
钱币版别

得壹元宝 短头元背上梓小平 正面 得壹元宝 短头元背上梓小平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得壹元宝 短头元背上梓小平 评级 八级评级 八级
版别详情
面值
小平
书体
隶书
朝代
材质
青铜
直径
23mm
版别特征
短头元
背上梓
相似特征版别
钱币介绍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虽为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但唐王朝却开始走向衰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干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篡夺安禄山大燕政权。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销毁洛阳铜佛铸造“得壹元宝”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流通使用,但因军事上的不利,史思明开始迷信“得壹”为不祥之兆,铸造仅数月后便下令收回改铸“顺天元宝”直至安史之乱平息。贼平后,大唐政府下令废除并“还将铸佛”。从当时流通的货币来看,史思明确实具有一定经济军事实力。得壹元宝钱铸造精美,出土量极为稀少,即便在洛阳也难得一见,泉界也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可见其非常罕见。得壹元宝除背上月纹者其余皆罕见,更有背四月者堪称古泉大珍。铸造的时间关于得壹元宝铸造的时间,钱币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铸于干元二年,另一种认为铸于上元元年。得壹元宝的铸造期只有数月,其废止时间,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既而又恶‘得壹’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由此推断,得壹元宝废止时间应在上元元年夏季。这说明,得壹元宝的铸行、流通,只是昙花一现。据《历代钱谱》记载,得壹元宝为“思明并销洛阳铜佛所铸”,与开元钱并用,以一当开元钱一百。有趣的是,据《钱录》说:“贼平之后,无所用焉。刀兵之家,还将铸佛。”安史之乱平息之后,毁佛所铸的得壹元宝,又被“还将铸佛”,真是耐人意味。1992年,在洛阳考古发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当时流通的4种钱,其中开元通宝10枚,干元重宝16枚,得壹元宝3枚,顺天元宝7枚。得壹元宝数量最少,可见它后来传世极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形制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得壹元宝传世不多,早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因而得壹元宝素为泉界珍视。清代一本叫《古泉丛话》的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典当者将一枚得壹元宝典当给一个山西人,山西人爱不释手,给典当者“钱三万”。山西人说,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价,给了三万,这样典当者就别想再来赎回它;典当者却说,自己是故意贬低它的价值,只当了三万,正是为了以后能赎回它。可见此钱的稀罕程度。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