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钱牌
四拾文上缺下折角四十文
钱币版别

临安府钱牌 四拾文上缺下折角四十文 正面 临安府钱牌 四拾文上缺下折角四十文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版别详情
面值
四十文
书体
楷书
朝代
南宋
材质
直径
66mm
版别特征
四拾文
上缺
下折角
相似特征版别
钱币介绍
南宋临安府钱牌是南宋时期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铸造的一种特殊货币,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经济繁荣以及铜钱流通不足等原因,临安府铸造了这种大面额的钱牌以供急需。钱牌的铸造是为了便于货币流通,解决市场上铜钱不够用的问题,同时也开创了以金属钱币代表纸币的先例,是南宋应对钱荒的产物。钱牌呈条形,长度一般为6.7厘米至70余毫米不等,宽度约1.8厘米至20余毫米,厚度约0.2厘米,重量在10克至20余克之间。钱牌上端有圆形穿孔,便于携带和使用。钱牌形状多样,有长方形、上端折角、下端弧形等不同形式,周边有缘。钱牌分铜、铅两种材质。铜质钱牌较为常见,铅质钱牌则较为稀少。正面均铸有“临安府行用”五字楷书,表明钱牌的使用地区是临安府。 背面铭文则标明钱牌的面值,铜质钱牌背纪值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三种;铅质钱牌纪值则较低,有“准一十文省”、“准四十文省”等。钱牌上的“省”为纪值,意为“省陌”,即以不足百数的钱作百数使用。例如,“准叁佰文省”实际上并不等同于铜钱三百文,而是权纸币会子时为足额,权铜钱时则当铜钱二百三十一文左右。临安府钱牌作为南宋时期的特殊货币,见证了南宋王朝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其铸造和流通情况反映了南宋时期的财政状况、货币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生活。钱牌上的钱文、书法和铸造工艺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南宋时期货币文化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