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通宝
一钱版梯贝宝小平
钱币版别

洪武通宝 一钱版梯贝宝小平 正面 洪武通宝 一钱版梯贝宝小平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洪武通宝 一钱版梯贝宝小平 评级 九级评级 九级
版别详情
面值
小平
书体
楷书
朝代
材质
青铜
直径
24mm
版别特征
一钱版
梯贝宝
相似特征版别
钱币介绍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证: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钱的来源《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洪武三年(1370)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到了洪武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宝钞而罢宝源局铸钱,第二年又罢各行省宝源局。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版式研究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洪武通宝钱有四类六十一种,现存世可见者五十八种:(一)背“记局名”钱此钱计有背京(应天)、北平(洪武元年八月改大兴府为北平府,二年,北平行中书省)、鄂(湖北省)、浙(浙江省)、济(山东省)、桂(广西省)、福(福建省)、豫(河南省)、广(广东省)等九种,各有小平、折二、当三、当五、当十五等。其中,背桂小平钱有穿上桂和穿上下“桂一”两种,实共四十六种。小平钱至当五四等钱的记局名大多铸于穿上,仅背福、豫者字在穿下,背广者字在穿右。照史书的记载,福建到永乐年间才铸钱,湖广到弘治年间才铸钱,可是洪武钱中,却有“福”字和“鄂”字。这是有待研究澄清的问题。在这些背文中,“京”“济”“鄂”等字都少见。(二)“素背”钱谱录拓存有五等。除素背当十钱外,余四等皆有存世。特别是小平光背的板别非常多。(三)背“记值”钱记值文字一、二、三、五、十皆铸于穿上。存世所见者有背上三、五、十等三种。背记局名当十钱皆加铸“十”字以记值。背桂、广、福之折二、当三、当五三等钱,亦加铸二、三、五记值文字。广西所铸的小平钱有两种背文。一种是穿上一个“桂”字,另一种除穿上的桂字外,穿下有一“一”字。这“一”字也是纪值。(四)背“记重”钱钱背穿右各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和一两等纪重文字。规定百分之百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枚,折二钱八十枚,折三钱五十四枚,折五钱三十二枚,当十钱十六枚。当时一斤为十六两,钱如其重。当十大钱则除穿右记重一两外,穿上加铸“十”字以记值。四类洪武通宝钱中,仅背记重钱为大中通宝钱所无,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恢复五等钱制,“诏更定钱样”所铸新钱(图245、246)。应当肯定,朱元璋推行洪武通宝纪重钱,从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结束了元末以来的混乱状态,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代钱文不称元宝,因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讳,所以自大中钱到永历钱,不论大小,都称通宝。由于铸局不同,所铸五等钱径重大小皆不一,即使同局所铸,亦有差别。各等钱铸额大小与存世量多寡亦相差甚远。如:洪武通宝背京小平与折二;背桂三、桂五;背广三、广五记局名钱与背穿上三记值钱,皆极罕见。此外,背京当三、当五;背鄂五等钱;背济小平、折二、当三、当十;背桂二、桂十;背二福、三福;背大字五福;背广、广二、广十;背北平折二、当三、当五、当十;背豫折二等记局名钱和素背当三钱、背穿上五记值钱等品,亦属罕见或较罕见之品。以上内容摘选自:《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周新国周波着
最近成交
【极美88】洪武通宝
【极美88】洪武通宝
保粹88 | 尺寸:23.2*2.0mm | 重量:4.9g
成交价
成交时间:2023-04-14
查看价格
【极美85】洪武通宝一钱版梯贝宝
【极美85】洪武通宝一钱版梯贝宝
保粹85 | 尺寸:23.1*1.8mm | 重量:4.1g
成交价
成交时间:2023-02-23
查看价格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