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辽大康四年(公元1078年)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的一个年份。在这一时期,辽朝铸造了钱币,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康通宝”。大康通宝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年)所铸的年号钱,面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旋读;光背无文。钱币直径通常在2.3至2.4厘米之间,重量大约在2.7至3.5克,版式变化较多,但无论制作、文字,大康通宝钱均较元宝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丰,辽故地每有出土 。此外,大康年间还铸有“大康元宝”,面文“大康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此钱制作粗疏,文字草率,笔画多变而有所不清,甚至“大”、“太”不分,以至于不少钱币爱好者误将大康读作了太康。此钱在内蒙辽上京遗址及附近地区屡有出土,然品相精好者颇难一见,系辽铁铸造中质量低劣之品 。值得注意的是,1972年在吉林辽墓出土了“大康六年”(公元1080年)的瘗钱一品,制作精整,极为珍奇,这枚钱币可以与“清宁二年”的瘗钱互为印证 。这些钱币不仅在辽代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然为钱币收藏家所珍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