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重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AD1118)铸造,铸行时间不满3个月。面文“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钱文篆书者少于隶书。重和通宝铸造精美,仅见一种版式,因铸造期限极短,加之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频繁,故此钱量少难觅,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此币的特点是尺寸较小,钱体轻薄,文字软弱,铜质较差,和北宋时期安南所仿铸北宋其他年号钱极为相似,应为安南所铸或民间私铸,较为少见。“重和”为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宋徽宗在位24年(1101--1125),共享七个年号,其中使用最短者为“重和”,仅为三个月(1118.11--1119.2)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之期,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一面对北方外族侵略者奴颜婢膝,一面对广大的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实则“重”而不“和”!其间所铸之重和通宝,小平,光背,钱文为隶书,篆书对照,字文俊美,厚肉深郭,深受历代钱币收藏者的珍爱。又加之其行用时间极短,因战乱朝代更换等各种原因,存世少。“重和通宝”钱在形制上独有特色;面上布置,除文字大小一致,上下左右互相对称外,连空白也成斜线对称。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